新闻资讯
无人机行业资讯及最新前沿技术

拓普思无人机在农林植保领域的应用

发布时间:2017-09-27

浏览次数:793

返回列表

无人机在农林植保领域的应用

每年的春夏季节,当你开车或者坐车在田野边路过时,不知你是否留意过一些无人飞机在田野上掠过,并且还在喷洒一些东西,你可能会疑惑你是在做什么?今天就帮你揭晓谜题,其实那是植保无人机在进行农药喷洒作业而已。

首先科普一下什么是植保无人机:植保无人机是用于农林植物保护作业的无人驾驶飞机,主要是通过地面遥控或GPS飞控,来实现喷洒药剂作业。根据动力不同可以分为油动植保无人机和电动植保无人机;根据机型不同,又可以分为固定翼植保无人机、单旋翼植保无人机和多旋翼植保无人机。无人机植保作业与传统植保作业相比,具有精准作业、高效环保、智能化、操作简单等特点,为农户节省大型机械和大量人力的成本。

图片2

植保无人机的优势

1、高效安全:农用无人直升机飞行速度快,规模作业能达到每小时120-150亩,其效率比常规喷洒至少高出100倍;植保无人机通过地面遥控或GPS飞控操作,喷洒作业人员远距离操作避免暴露于农药下的危险,提高了喷洒作业的安全性。

2、节约水药,降低成本:电动无人直升机喷洒技术采用喷雾喷洒方式至少可以节约50%的农药使用量,节约90%的用水量,很大程度的降低资源成本。

3、防治效果显着:无人机直升机具有作业高度低,飘移少,可空中悬停等特点,喷洒农药时旋翼产生的向下气流有助于增加物流对农作物的穿透性,防治效果好。

4、成本低,易操作:电动无人机整体尺寸小,重量轻,折旧率低,易保养,单位作业人工成本低;容易操作,操作人员一般经过30天左右的训练即可掌握要领并执行任务。

我国目前的植保现状


图片3

目前,国内大部分农民还是使用手动背负式喷雾器,这种20世纪30年代研制的喷雾器对农药有效利用率很低。而且,随着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,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不断减少,对于种植大户来说,问题不仅是逐年增加的用工成本,更是面临着无人愿意辛苦赚打药钱的窘境......

1.施药器械落后,农药浪费流失严重

据数据显示,采用手动背负喷雾器在施药方法得当的情况下,农药有效附着率也只能达到15%左右,一般情况下农药有效附着率不到10%。这就意味着大量的药液被浪费掉,流失到土壤、水体和空气中。有研究显示,浪费的农药中,40%-60%的药液直接流进了土壤,5%-30%的药液以极细雾滴形式扩散到了空气中成漂浮状态,由此对环境也造成了严重污染。


图片4

2.“鸦片式治疗”致农药残留超标严重

由于喷洒技术落后,大容量粗雾滴喷雾,农药利用率低,防治效果差,为了杀虫,农民不得不使用农药反复喷洒,如此一来,便形成了“鸦片式治疗”的恶性循环。虫子从小泡在“药罐子”里,庄稼也是从小被“药”喂大的,农残超标也就毋庸置疑了。

3.生产性中毒时常发生

我国农民用这种落后的方式打农药,农药水喷在庄稼上,打药人又要从庄稼丛中走过,所以可能只需几分钟衣服就会全部被农药水浸湿,而且喷雾器雾化程度差,“跑、冒、滴、漏”问题严重,药液也很容易流到施药者身上,同时农药水就漂浮在眼前,尤其在6-9月使用农药高峰期间,由于天气炎热,衣物单薄,生产性中毒经常发生。

图片5

4.劳动力结构性短缺、土地流转对先进植保机械的需求

随着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,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不断减少,这自然就推高了农业生产的用工成本,加之进城务工人员的工时费高于农村,使得农业生产缺乏吸引力,让农户不得不提高雇工费来进行农业生产,但即便这样,在病虫害大面积爆发的时候,种植户还是会面临请不到人的困境。

植保无人机能够为上述问题提供一个完全现代化的解决方案。用无人机进行喷雾施药,省时省力省药(一个飞控手一天可打500亩地,省药50%),还可在短时间内实施群防群控,特别是在连片规模农场运用过程中,可以及时高效防治病虫害。同时,使用无人机喷洒作业时,当药液雾滴从喷洒器喷出时被旋翼的向下气流加速形成气雾流,直接增加了药液雾滴对农作物的穿透性,减少了农药飘失程度,并且提高靶标作物上药液沉积和覆盖率,让“药”“水”降下来,治效提上去。

我国拥有18亿亩基本农田,每年农药中毒人数约有10万之众,致死率高达20%。应用无人机喷洒农药对我国而言,不仅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,还具有社会价值:无人机作业不仅有超高的工作效率,对人员生命安全不构成威胁,同时能够大量节省劳动力,节约农业投入成本,最终增加农民的经济效益。

图片6